從 UI/UX 求職者成為新手面試官的 5 個體悟
最近有幸在一年多內,歷經從求職者轉換身份,成為坐在桌子另一端的面試官,以雙向的角度體驗 UI/UX 這個人力市場。回首整個過程,有一些很有趣的體悟想分享,因此寫下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對現階段需要找工作的設計師跟招募人才的團隊都有點幫助 🙌
【本文大綱】
一、履歷固然重要,但設計還是靠作品說話
二、時機與取捨的影響可能大過能力或資歷
三、了解產業現況與自身定位,才能精準媒合
四、想辦法突破工具所限與自身盲點
五、魔鬼藏在細節裡,把握每個打造個人品牌的機會
六、後記
一、履歷固然重要,但設計還是靠作品說話
如果有做過履歷健檢或在寫履歷時爬過教學文,就會發現很多建議強調要「量化成就」。但我自己遇到的問題是,設計師不太像行銷或企劃等職能有很多常見的指標,可以讓人一眼就感受到成效。尤其如果是做 B2B 或 SaaS 等不公開的非消費性產品,會更難取得漂亮又易懂的數字。我也曾經擠了一些類似有效度、滿意度的數字,最後很容易在面試時被詢問背後的計算原理而模糊焦點。
就像 AAPD 的 Simon 不久前在講座分享時提到,「太數據導向的話其實也會忽略易用性或一致性,因為如果要數字好看就把按鈕改超大超顯眼,但實際上不是最好的做法。」如果作品無法體現出履歷上看來輝煌的功績,反而會有反效果。而這邊說的作品,包含作品集,跟有些公司可能會出的設計作業或設計挑戰。
當初在協助公司招募時,因為作業流程上直接由設計團隊負責篩選,所以反而不太像 HR 以看履歷為主,而是很仰賴作品的品質做決定。到後來我們很常不記得履歷上有什麼豐功偉業,卻對於誰做了哪些專案或作品會有大致的印象。很有趣的是,有時候看起來很資深的設計師,反而作品集沒那麼精雕細琢(不過也不排除是保密協定影響不能放什麼內容),也有看起來是剛畢業或想轉職入 UI/UX 這行的求職者,會把整套個人品牌包裝得很有一體性。
其實,年資限制也很常不是硬性規定。像我們也是根據設計團隊現有的資歷,給 HR 一個平均值放在人力平台上。但只要有應徵,我們都會稍微看過履歷跟作品集。我們內部的設計師們也並非都是純設計背景出身,看到剛轉職的也會想給機會。尤其看到有些明明是才剛轉職的作品集,看起來比十幾年經驗的還有條理,會認為這個人選有很高的成長性,就會很想找來聊聊。
所以說怎樣的作品才最吸睛?
以下提供一些參考國內外眾多設計師作品後,得出的方向與細節:
- 作品集的核心是要呈現「你作為設計師的價值」,因此要思考如何透過作品傳達出「自身的貢獻」以及「設計的條理與思路」
- 運用排版與視覺元素的引導,來凸顯出每個區塊或頁面簡單扼要的重點(比如適當的留白、利用粗體或底線標示主要內容、以 GIF 簡單展示主要互動流程、以箭頭與文字註解說明設計前後對比等)
- 利用描述性標題與圖像化的流程交錯,讓人一眼掃過就知道該區塊主旨
- 有經驗的設計師都知道研究或設計流程到了某個階段可以做哪些事,所以會想看到的是「在這些特定的步驟裡到底發現了什麼」、而這些發現又是「怎樣啟發你或團隊推進到下一步」(也就是比起 What 跟 How 更想知道 Why)
- 避免太多連結跳轉到 Figma prototype、Behance 或 Dribbble 等外部網站,容易讓人開分頁開到迷路,最後就跑去看別人的作品集了 XD
- 凸顯 UI/UX 相關的作品,把不相關的內容(平面、動畫、建模等)放到次要的頁面,讓有興趣深入了解的人再自己去看
- 利用頁面進度條、可連結至各區塊的內容大綱,或返回頂端、跳至結論的連結等導覽元素,讓閱讀者更好在頁面中跳轉至有興趣的部分,也能快速回到原點
- 壓縮任何可以壓縮的檔案,包含履歷。這樣可以提升網頁載入效率,或在雲端即可預覽免下載,尤其注意 Figma 匯出的 PDF 會異常肥大,還可能會在文字連結綴上奇怪的框線
- PDF 頁面盡量畫布大小一致比較好閱讀(除非是比較複雜的流程圖)
- 檔案盡量在命名綴上自己的名字(想像一下面試官的下載檔案夾裡有幾十個都叫 Resume 或 Portfolio 的檔案會有多崩潰⋯⋯)
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要持續找人搜集回饋,再根據回饋迭代作品集。自己埋頭苦幹一定會有盲點,所以可以透過別人的角度慢慢找出自己的定位與業界當時側重的面向。這些後面會再詳細說明。
以下也收錄一些關於履歷及作品集如何撰寫的教學供參:
以及這邊推薦一些網站,收錄了很多值得參考的範本:
不過坦白說,光看履歷跟作品集也不一定就能判斷出一位設計師跟職缺需求是否相符,也因此帶出下一個體悟:
二、時機與取捨的影響可能大過能力或資歷
我自己在 2022 年時,不管是在美國找實習還是後來回台灣找正職,其實都有段時間歷經很龐大的挫折感,明明有了不少的面試,卻也收到不少的感謝信或無聲卡,就會陷入自己是不是面試時哪裡表現不好的自信潰堤迴圈。還好後來還是得到了一份很不錯的實習,把世面見好見滿,現職上也覺得自己能透過設計解決一些醫療上的難題,是在發揮自己的才能做很有意義的事。
“No just means next opportunity. “ — Chris Do
後來我也才領悟到,被拒絕不代表一個人的能力不足,事實上可能就是環境不好、時機不對,或者剛好公司找到條件更符合該職缺的人。舉例來說,我也遇過面試時感覺很不錯,結果在 Follow-up 時被 HR 發制式感謝信。糾結一番後,我主動跑去敲主管細聊,才知道是公司高層臨時決定凍結招募,因此本來要找我二面時被 HR 先發制人⋯⋯甚至也有面試官很坦誠的和我說「我們覺得你很聰明,但我們有別的考量」(還不只一家公司這樣)⋯⋯QQ
而在變成面試官後,我也真正體會到挑選人才時真的會有很多面向要考量。我們已經透過結構化的評估表盡量去量化求職者的表現了,結果也是每個面試官側重的點都有些不一樣。比如 PM 會特別在意設計師遇到大大小小的需求時會怎麼著手處理、設計團隊著重在設計流程的條理與對細節的處理能力、老闆在乎的是設計師知不知道自己面對的使用者樣貌與對產業的熱忱。這中間我們也歷經了很多討論,也還好最後我們的主觀感受與結構化評估表的計量結果是吻合的,才確定下來最符合團隊需求的人才。
但說真的,「決定什麼時候要找誰來面試,最後這些人到底會不會答應面試,甚至錄取了會不會來」這個過程也很像賭博。就像我們不知道求職時的公司找了誰去面,我們面對的競爭者是誰一樣,面試官其實也不全然知道每位人選還跟什麼樣的公司接觸,最後有什麼選擇。儘管我們會盡量與人選保持聯絡,但還是覺得要是 104 等人力平台上可以有個類似進度條的地方就好了,如此一來雙方比較可以公開透明知道比如多少人進了一面、二面,又或者求職者是剛開始投遞履歷、還是已經手頭上有 Offer,可能雙方的流程就會比較好配合,不用一直請人資夥伴來回確認聯繫。
尤其像我們的流程中會給應徵者一週自己安排時間做作業,其實整個過程會比一般招募流程更長,就會遇到本來覺得蠻理想的人選早早就找到別的工作離我們而去的狀況⋯⋯(這也發生不只一次 🥲)後來我們也稍微修改了在人力平台上的內容,將完整的招聘流程與預計花費時間明文列出,也請人資夥伴在一開始接觸人選時就幫我們確認對方當下的求職進度,似乎 (?) 有讓後續的人選比較好跟我們做時間上的配合。
總之,有時候其實不是能力或資歷的問題,而是在招募過程中因為雙方時程無法配合,或綜合各條件取捨後,只能忍痛錯過很優秀的人才。
這邊雞湯一下,人力市場上真的「不是夠不夠格的問題,而是適不適合」。我們也是很幸運的在比較後期撈到了有醫療相關專案經驗的人選,聊一聊也覺得特別適合,所以說其實要有「錯過這個機會,代表可以迎接下個機會」的心境,多瞭解自己想要什麼,慢慢找總會找到適合的。
那麼也就延伸到了下個體悟!(強行插播 XD)
三、了解產業現況與自身定位,才能精準媒合
雖然本來就有預期,但我從美國回到台灣後,也才切身體會到台灣真的很少有專職做 UX 的職缺,大多是以產品設計師或 UI/UX 設計師的職稱去囊括職務範圍。也有不少職缺明顯偏向只做 UI 視覺設計,甚至還常有兼平面印刷或影音剪輯以及各種雜事的。我捫心自問 (?) 後覺得自己雖然喜歡多方接觸,但還是想以專心做產品設計為主發展職涯,因此後來不管是在投遞履歷還是選擇 Offer 時,都以這個初衷為主軸做決定。
整個求職過程中,我也不停在思考到底該將自己定位於職涯哪個位階,需要怎樣的成長幅度。這邊也提供我當初思考的幾個面向,希望可以透過這些問題去剖析自己,才不會一直花力氣在亂槍打鳥上:
- 想成為「各方面都略懂的通才」還是「深耕某專業技能或領域的專才」?
- 想設計「公司自有產品(In-house)」還是加入「設計顧問公司(Agency)」接案、為多元的客戶設計?(可以參考設計遊牧的討論)
- 制度上喜歡「靈活變動的新創」還是「成熟穩定的大公司」?
- 喜歡「深耕在地」還是「跨足國際」的產品或服務?
- 工作模式上是否需要「遠端工作」、「上下班時間」等彈性制度?
這些面向也不完全是獨立且二元對立的,比如也會面臨是要挑「做喜歡的產品」還是「加入成熟的團隊」的情境。而如同矽谷阿雅在今年曼陀號講座上提到的,一些比較隱性的條件比如企業願景或使命,其實也會影響做出來的產品方向,以及企業在決策時的根據。因此盡量要在求職時,問出產品定位與產業前景等等會影響工作內容的特性,後續才好思考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份工作,或者說這份工作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對自己想要什麼更瞭解之後,在面試必問的自我介紹環節,其實就可以帶出自己為什麼選擇來這間公司面試,以及自己的經歷或特質可以帶來什麼價值,面試官也會比較好想像跟自己工作會是什麼樣子。
後來轉換身份成為面試官,也讓我有機會了解到市場上的人才其實很多元,但可惜的是很少有本來就熟悉 AI 技術、醫療體系或相關法規限制的人(包含我自己也是進來後開始漸漸接觸)。因此後來我們重新定調為找「學習速度快、成長性高」的人選,也因而重新評估了之前的應徵者。這次經驗也讓我意識到「清楚定位職缺所需」的難度與重要性,希望日後有更精準的判斷力時,可以省下雙方的心力。
補充有件很好笑的事是,有些應徵者,包含我們後來錄取的設計師,和我們說覺得我們的職務描述(Job Description)看起來難度很高,感覺是要找很厲害的設計師。實際上我們是用 ChatGPT 擬出來的 🤣 不過也是有再加上一點工人智慧,調整成符合公司內部實際的工作內容啦。
舉例來說,由於我們做的不是面向一般消費者的產品,常常沒有直接的參考對象,互動流程也時常不只是按幾下按鈕就可以達成,或者會遇到有很多專業背景知識需要快速補足才能往下做設計的狀況,我們會很在乎設計師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探索未知的領域,來推進並佐證自己的設計最終可以讓醫師或醫檢師便利的完成工作流程。
而這種不自我受限的能力,在求職或招募的過程其實會非常重要。
四、想辦法突破工具所限與自身盲點
由於數位工具的快速發展,現在想做什麼事手邊都有很多種工具可以選用,但每一種媒介和工具都有對應的優勢與限制,其實也可能對求職與招募時的決策有影響。
以作品集來說,有蠻多人會利用 PDF 呈現,優點是比較好快速建立內容,也是不管 HR 或各職能的人都能熟悉使用的格式,但因為需要下載,比較容易被淹沒在資料夾中,也不好呈現動態效果或進行跳轉。相對的,自己架站用網頁呈現作品集的學習成本較高,但也比較好證明對於網頁設計的熟練度。而推薦使用網頁做作品集的另一大原因是,可以串接如 HotJar 或 Google Analytics 等分析工具,來了解來看作品集都是些什麼樣的人、用什麼裝置、會關注什麼樣的專案。HotJar 甚至有 Session Recording 的功能,可以一窺使用者整個瀏覽路徑,看下來可以發現超多事情!👀
這邊也想強調「多向外尋求」的好處 — — 多利用像 ADPList 等資源找 Mentor 或任何其他人取得回饋,或參加一些作品集健檢等五花八門的講座,才能突破自己的盲點,知道哪裡還可以更好。甚至在面試的過程中,也可以透過面試官的反應取得回饋,來不斷調整自己的策略。像我自己也是在幾次面試後,把重點講解的專案從探索性質的作品,換成不走傳統設計流程、但實際上線的作品,並把中間的挑戰與解法說明得更清楚。就像 UI/UX 設計需要尋求使用者或利害關係人的回饋做迭代一樣,我們的作品集甚至職涯也是可以像原型一樣不斷迭代的。
而變成面試官後,更深深體會到平台帶來的諸多限制。最明顯的例子就是,104 上沒有專門給「UI/UX」的職缺分類,因此推薦 UI/UX 設計師的系統超級無敵不準,常常是把所有設計相關的應徵者都混在一起,如果 HR 不懂可能就會很難挑選,而由設計團隊來篩選也是常常滑老半天才有符合條件的。還有一點很妙的是,明明如果用照片、年紀、或性別挑人大大有違法的疑慮,但在 104 頁面排版上,這兩項資訊卻被擺在最明顯的地方,想不注意到都不行啊!!!
不過為了要找到最理想的人才,其實我們三不五時還是會翻翻除了主動應徵的人選之外,平台上是否還有也符合條件的潛力股 — — 最後還真的給我們挖到光看作品集就很有產業相關經驗的人選,趕快請人資夥伴主動遞出橄欖枝。而這位成為團隊新血的設計師後來也跟我們說,當初其實已經快要棄守一些原則與條件時,被我們主動找上,感到非常的驚喜 🎉
另一項比較常見的限制是,為了遵守保密協定,會需要將某些作品設置密碼鎖起來或不能揭露太多專案細節,這時候就還蠻考驗細心程度與表達能力的。如果投遞履歷時可以把密碼寫在清楚好找的地方(比如自我推薦信會在 104 上最優先呈現),甚至寫在多個地方,比較可以減少招募人員放棄開啟作品查看的狀況。我們也可以體諒面試時有些作品不能呈現太多細節,但也有遇到人選光靠口頭講解,就能讓人感受到「對當初的設計流程與細節掌握度很高」,所以說其實也是做得到「不呈現,但能讓人想像且有說服力」這件事的。
說到細節,就也來到了本篇想分享的最後一個體悟:
五、魔鬼藏在細節裡,把握每個打造個人品牌的機會
如同之前提到的,目前台灣就業市場對於 UI/UX 的期待常常還是什麼都要會。這樣的狀況下,就會有很多要考量的因素:除了設計流程與思路外,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學習能力、分析統整能力⋯⋯等等每個方面都會受到檢視,就變成有些小細節會成為成敗的關鍵。
除了在前面幾點陸續提到的作品上可以注意的地方,這邊也補充一些可說是小細節,但也可算是基本功的地方:
- 一定要校稿
人無完人,錯字、語句不順、排版歪掉難免會發生,但可以透過多次的審閱或請別人看過,將這些小錯誤的量減到最低(我也常常發現自己犯了各種低級錯誤,只能迅速修掉偷偷希望沒人看見 🤞) - 熟悉面試基本題型
現在網路上隨便搜都有一大堆經過整理的常見面試問題列表,比如「Top 27 Common Job Interview Questions with their Sample Answers」、「UI 或 UX Designer 熱門面試問題 一文教您見招拆招」這種。其實有準備跟沒準備的回答方式在面試官的角度看來有很明顯的差別。如果有準備,回答時的自信態度就先贏了一半 🙌 - 掌握自己作品的細節
面試時很常有一關是介紹自己的作品集,並接著面試官的提問。這時候要確保每個設計細節背後做的考量都有想清楚,因為小到元件的擺放位置、狀態樣式,大到整個流程的邏輯與操作步驟,都有可能是面試官會挑戰的地方。畢竟實際工作流程上,的確會遇到被各種不同職能的人靈魂拷問的時候 🫣 - 對應徵公司的產品及職缺所需有基本理解
這點算是很常被漏掉,但會大大提升面試官印象分數的細節。如果能在事前調查應徵的公司主要在做什麼樣的產品、想為哪些族群解決什麼問題,除了自己比較好想像之後是否能對這份工作保持興趣與熱忱之外,也能在做作業或面試時比較好集中火力呈現相關的內容,讓面試官更好想像你入職後會帶來的價值。另外像我們在職缺描述有提到需要使用 Figma 以及協作維護設計系統(Design Systems),如果還沒有太多的相關經驗,至少可以從現在唾手可得的網路資源著手做基本的了解。
(這個段落感謝老大的補充 🤩)
而對細節的處理可以細緻到什麼程度,又有什麼好處呢?我們遇過一些個人品牌感很強烈的人選,作品集跟履歷從配色、字型到視覺元素、互動方式都很簡潔,但有很強烈的一體性(就是英文裡所謂 full package 的感覺!),對提升記憶點很有幫助,也很好想像工作品質的一致性。另外也有遇過有人的自我介紹跟排版方式很有記憶點,讓團隊後續還是一直提起,並感嘆可惜當初的職缺需求跟該人選具備的能力不符合。
不過這邊也不用太氣力放盡或太氣餒,回到前面提到的,盡量把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就是相信「是你的就會是你的」了。
後記
這幾天有人問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踏入現在的工作有沒有後悔過?」我只能說我後悔沒有早點開始當個 UX 相關的從業人員哈哈哈哈哈!我確實是走過一些彎路,但誰沒有呢?回頭看我好像從小就在各種地方展現對設計的興趣,比如小時候很愛畫各種奇形怪狀的衣服說自己在做服裝設計、高中在鑽研怎麼改部落格樣式跟做各種有的沒的手工藝品,直到現在很享受可以透過設計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感謝在我求職歷程中給我支持的親朋好友、願意跟我聊聊坦白公司情況的前輩們,讓我如今可以堂堂正正做著喜歡的事。
這邊也必須說,其實我們為了向公司爭取設計師的缺額,也是花了一番功夫,找了不同的利害關係人從不同角度強調設計團隊擴編的重要性,所以這樣千辛萬苦 (?) 得來的缺額,我們也是想方設法要找到最理想的人選。很感謝前來投遞履歷、做作業及面試的人,何德何能可以看到眾多資深前輩與後起之秀們的作品,實在是獲益良多。也感謝設計師老大、人資與 PM 夥伴在整個招募流程的鼎力相助。
我們最後在收尾發感謝信時,也嘗試認真地綜合面試評估表上的評語回饋給每個人,希望能讓收到感謝信的人選沒有太失望。很少團隊會做這件事,希望我們的做法能起到微小的作用,讓整個業界邁向更好的循環。
最後,感謝你看到這裡 🫶 我是 Lei,目前在從事醫療軟體的 UI/UX 設計。之前有分享過「申請美國 HCI/UX 研究所」以及「公費留學經驗」的文章,可以多多參考跟指教!我最近也開始嘗試在 ADPList 上提供諮詢,歡迎來找我聊聊~~
以上,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拍拍手讓我知道 👏👏👏 也歡迎留言指教,都會讓我更有動力持續分享的!